很明确,研磨肯定会对研磨碗的内表面产生磨损,相关因素包括:研磨球的重量的大小、样品的量和粗细、干磨或湿磨、研磨时间和转速等。
高转速:
1、 高转速可以使研磨球在整个研磨碗内表面进行分散从而达到好的研磨效果。如果转速低,研磨球就会处在碗的底部,或范围很小。
2、 研磨时间越短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研磨配件磨损而掉粉污染。低转速给出的研磨能力就相对较低,研磨时间可能就需要相应的增长,磨损会增加。
3、 高能量的研磨会导致热量的快速增加,一般湿法研磨了30-45min就必须进行降温,避免研磨碗里的样品因为高温升压导致喷灌。所以,有必要在研磨过程中加入一个“间歇时间”进行冷却后再次研磨。内置的通风系统可以进行降温,缩短间歇时间。
不同的样品会对不同的研磨碗材质也会产生不同的磨损。
在我们的试验中,我们用了黑白共200g的陶瓷粉,进行了混合和单独的低能量研磨测试。进料尺寸小于5um,比重是4-5g/mL。没有混合的样用500mL的聚酰胺研磨罐和氧化锆研磨球,和刚玉研磨碗和氧化铝球。均一混合的样用80mL的酒精湿磨,用单罐行星式球磨机P6经典型在250rpm的转速下研磨一小时。加入了像汽车润滑油一样的分散剂以防止不同粒子大小的颗粒在研磨结束后发生沉淀分离。
因为研磨球(4-5.7g/mL)和样品的比重不同,转速不能太低,以免研磨球一直在在底部区域而使研磨不充分。研磨球之间打击和滚动的声音可以预示着研磨碗内部在不同层面上被利用。
从图中聚酰胺碗可以看见7-8个明显的水平方向上的研磨球滚动路径,从底部一直到研磨盖处。碗盖附件的路径特别深,说明研磨球由于高的离心加速度高频率的撞击碗的上部区域。说明在上部的球要比其他部分的多。
在刚玉碗的上部,也能看到研磨路径。上部的路径与下部的存在一些差别。不同的球的大小造成的研磨路径也不一样,小球路径多,打球路径少。
研磨路径与研磨碗的硬度和抗研磨能力有关。一些硬的材料也不一定就会对研磨碗造成很明显的磨损,可能研磨的时间少,磨损很小。不会像聚酰胺碗一样明显。
所以除了上部的深路径,其实研磨碗内部区域是被利用的非常好,不会因为只研磨一处而呈现出单个路径非常的深。
聚酰胺碗是比较软的材质,初的撞击会形成一个印记,后续的撞击会进一步使路劲的形成。在通一个路径上的印记会逐渐扩增并加深,但也存在很多光亮的区域没有被研磨到。
研磨碗中经常只用一种材质和大小的研磨球研磨,会使上述的情况更加严重。况且,对于软的碗如聚酰胺是不能这样用的。聚酰胺一般只用于低转速小球进行药物的均质
对于聚酰胺碗,可以偶尔用大的球平复形成的路径。比较硬的研磨碗长时间研磨也会形成轻微的路径,但路径比较平滑,不会像聚酰胺一样出现波浪形路径。